021-52190710

马云写进史书的中国的商人
马云曾表示,不要叫我爸爸,请叫我老师。
 
一年前,马云就透露了自己退休后的规划,希望回归教育,“关于我自己未来的发展,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,我想回归教育,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。”
 
当年的英语老师,如今的中国首富,今后又要成为一名老师。马云,难怪那么喜欢发表演讲,原来他对老师是有执念的,他骨子里就“好为人师”。
 
既然要做老师,那就应该博览群书,温故知新,不然胸无点墨的师者岂不误人子弟?
 
中国的“群书”,最多的就是历史,史书就是中国人的圣经。然而,当马云翻遍中国的史书之后,却发现一个令人惊骇的事实——中国历史上的商人,大多难以善终。
 
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文化,原本就与商业难以兼容,孔子就曾说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,追逐利益的商人入不了儒家士大夫的法眼。
 
 
 
在儒家氛围浓厚的中国传统社会,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,天然排斥靠着贸易和经济活动盈利的商人,士农工商,商为最末,是最被人瞧不起的职业。
 
于是,商人几乎成为骂人的词语,商人奸诈,所以“无商不奸”;商人无情,所以“商人重利轻别离”;商人冷血,所以“商女不知亡国恨”。总是,商人不是好东西!
 
儒家士大夫,进可以批上官袍,退可以穿上僧衣;得志时可以戴上官帽,失意是可以披上袈裟,甚至还可以扛起锄头,“耕读传家”做农民,但就是不能拿起算盘做生意。
 
于是,那些生意人都是前脚天堂,后脚地狱,官大的吕不韦、钱多的沈万三、女人多的胡雪岩,无一例外身死财散。
 
中国的商人,真的就不能全身而退吗?
Copyright © 2002-2025 上海速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沪ICP备06022584号-16